教育部9月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,介绍近日由教育部、发展改革委、财政部、卫生健康委、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《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》的有关情况。
《意见》提出了提升学生健康素养、明确健康教育内容、落实课程课时要求等8个方面举措,进一步明确了健康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和改革方向。
其中提出:
①提升学生健康素养,健全学生健康素养评价机制,纳入教育评价改革。
②落实课程课时要求,确保各级各类学校将健康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。
③增加体育锻炼时间,严格落实眼保健操、课间操制度,提倡中小学生到校后先进行20分钟左右的身体活动,保障学生每天校内、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。
④落实各学段健康教育教学时间,中小学校每学期应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总课时中安排4个健康教育课时。
⑤鼓励普通高校开设健康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,师范类、体育类普通高校应开设健康教育必修课和教法课。
⑥把预防新型毒品等毒品教育纳入健康教育课程。
⑦拓展健康教育渠道。
⑧保障食品营养健康,开展学生膳食营养监测,实施学生营养干预措施。
⑨强化心理健康教育。加大学校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,2022年配备专(兼)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中小学校比例达到80%,2030年达到90%。